高手游
手游硬件

一个VR媒体主编半年来对行业变化的观察

2016-08-31 投稿 爱扑网络

我和团队从今年春节后开始正式的筹备今日VR这个VR领域垂直媒体,从最早的公众号转载文章开始,到现在深度报道、采访、视频、直播等多个内容,一路来和很多业内人士接触,时至今日,对行业的变化有一些自己的感触。

总结一下,希望对大家理解这个行业有帮助。

感触最深的是,理解VR的人越来越多,认为VR是颠覆性的人越来越少。随着VR的普及,包括各个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,包括China Joy在内大小型线下活动,高端的设备的铺货量的提升,很多人能够体验到VR,而不是叶公好龙了。3月我们一篇文章介绍VR,AR,MR的区别,阅读量很高,现在这种文章看的人就少了,参加论坛活动,问的人也少了。

但是正因为如此,很多人也理解了VR的局限性。这是个感觉,如果非要说一个数字,我觉得目前北上深广10个互联网从业者里面8个接触过VR,可能只有2个认为VR是颠覆性的;这个比例在半年前要倒过来。

China Joy上大约有30多家游戏公司提供了完整的VR体验,券商报道说70%的游戏公司涉足VR,我认为实质性参与开发VR游戏的公司可能在100到200家,大大小小的,并且以独立团队为主。这个数字我和北上深广的早期研发团队都交流过,在半年前恐怕要要去掉一个零。

影响独立游戏公司的参与态度的因素,除了普及率之外,还有两个。

第一是VR内容制作的成本,半年前大家估算起来,有的说几十万的,有个说几百万的,现在这个区间基本在缩窄,当然你做什么类型的游戏和精细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成本,但是我们且说做一个能在一体机上带来良好体验的,现在我了解到的情况大约是小几百万,甚至百万出头,美术不要求太高的(没有太多宏大场景的)的休闲游戏。成本的可确定性,让小公司都跃跃欲试。

第二是收入来自什么地方,也更清晰了,一次性卖给一体机厂商做内置,上steam平台并不断更新DLC,为线下店定制线下版本,这三个方法,基本上能够稳定带来一定收入,如果能得到Oculus或者PSVR的垂青更好,但是前三个方法,在团队能力不差的情况下,基本可以养活团队。这样能力很强的小团队就愿意尝试。在半年前,体验店、VIVE(Steam)、一体机的普及率都不到位。

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线下体验店的普及,这个数量估计在过去半年增长了10倍以上。这个没有什么直观的数据,行业内容公开的数据基本不是很靠谱,我们的监测方法是上海地区的大众点评上直接搜索,并且电话确认;第二是和上海地区的VR体验连锁店和小店主交流。这些店普及了VIVE,未来一定会普及PSVR,甚至Oculus,因为这些设备在国内相对价格偏高,因此无法大规模走入家庭,这些VR体验店击中了痛点,类似20年前的网吧,在能有做好营销并且有效控制成本的情况下,可以实现稳定盈利。

顺便提一下在上海经营体验店的成本和收入问题,半年前VR不普及,影响到VR体验店的生意,现在情况有所好转。半年前VR体验的价格也很混乱,现在基本稳定在每小时50元到100元多点这个区间。经营得好,即使回头客不多,这个价格也是保证稳定盈利的,需要关注的是营销、客户体验、附带销售其他(饮料或者VR设备)以及游戏的定期更新。

从Steam的数据来看,截止8月21日,The Lab这个附赠的VIVE游戏,全球拥有者人数已经达到了26万,3个月以前,这个数字大约是6万。总过活跃用户是16万,中间的差我们一直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开发者数量,因此开发者大约占了40%;3个月前开发者可能占大部分,70%到80%左右。这样计算,三个月以来全球范围内的VIVE用户增加了15万左右。不太好估算中国用户的比例,但是有业内人士估算大约是2万多。

一个VR媒体主编半年来对行业变化的观察

从游戏内容上来说,半年前很多VR内容公司还是百家争鸣的,现在依然是,但是有几点共识。

首先是VR游戏要强调对战和联机协作,这个可能是因为在目前美术成本不低、收入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做出单机优质大作,可能是不会收回成本的。

其次是不能照搬端游或者手游,要从交互上认真的思考VR能带来什么新的体验,这个是一个大的进步。

最后是VR游戏现在一般会开发两个版本,一个是给steam上用户玩的,强调几小时的优质体验,并且通过DLC更新刺激付费;另一个是短平快的5到10分钟版本,给线下店客流使用的,按照点卡收费或者按照版权收费,几百到几千一台设备。还有一个小观察,很多VR大作,都大幅度加长了过场动画的时间,有个长达20分钟,这个与其说是游戏,不如说是电影;如果这个趋势持续,未来VR电影和游戏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。

从硬件上来说,虽然时至今日,谷歌的daydream依然是个daydream,我们还没有看到成品,但是这算是硬件层面上这半年来最大的变革,尤其是开源的,统一的标准。我们估算华为或者小米的类Gear VR的手机配件类产品(带陀螺仪和手柄),售价不会超过500元,很有可能学习三星,随高端机附送,并且自营应用商店。如果这个价位的VR设备普及,VR行业还是很可以期待一下的。现在我们预计这个应该在年底或者明年初。

最后提醒大家一下,另外一个半年来至关重要的变化是资本市场在持续变冷,并且随着投资人群体对VR越来越了解,VR行业大面积的融资是不太会出现的,可能的变数是移动VR大量出货,那么内容团队还有一波红利,除此之外目前VR行业融资是比较冷盘子,创业团队打铁还需自身硬。

良心手游推荐

推荐合集

人气新游

更多关注